保护传统工艺 · 传承民族文化
协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新闻
中国千山黄冻石——记“中国千山黄冻石”发现者、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金奖获得者陈刚
发布时间:2019-11-28 14:15  浏览次数:18451次

中国千山黄冻石

——记“中国千山黄冻石”发现者、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金奖获得者陈刚

在见方25×19×23.5厘米的玉石上,中国玉雕工匠、鞍山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辽宁科技大学教授陈刚雕琢出艺术人生的又一个高度!他的玉雕作品《松月图》,荣获2019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金奖——中国珠宝、首饰、玉石雕行业的最高奖项。

皓月、古树、老藤跃然其上,便觉山幽风静泉鸣。空灵悠远之中,神思仙游……《松月图》的创意意境深远,它雕琢出一个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景,而以“千山黄冻石”为石料,施薄意雕上乘技法,又将金石精神注入水墨气质,石纸笔刀,彰显唐风宋意,成就了大美天成之作。

陈刚说,玉石雕刻,三样东西少不了:材质、工艺和题材。陈刚7岁习画,不到20岁转雕刻,天赋加勤奋让他的艺术功力炉火纯青,而绘画的功底让他在题材的选择上游刃有余。材质的选择,陈刚选用了由他发现并深入研究的“中国千山黄冻石”。

从艺38年,陈刚逐渐形成了以立足东方美学、传承中化文脉的同时,用国际视角秉承国际水准进行当代创新的理念,运用禅美学在石雕创作中进行意境营造。陈刚强调,玉雕作品一定要设计先行,没有创意的作品如同一个匠人手中的玩偶,没有生命力的作品就不会永生。所以,他把绘画中写意手法融入其雕刻作品中,非凡的创意和完美的工艺相结合,让陈刚作品获得无数赞誉,在此次获得百花金奖之前,也曾收获两次百花银奖。

一片瓦当,镌刻着千年历史;一柄折扇,描画着诗情风雅;一块玉石,其前世今生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作品的被肯定固然令人欣喜,但陈刚的梦想不止在此。面对玉雕理论的匮乏,他一直有个梦想:形成完整的玉雕理论体系。如此,他踏上了苦苦探寻的道路,并收获了异想不到的重大发现。

一直以来,陈刚坚持实地考察,足迹几乎踏遍了鞍山、海城境内的大小山村,矿区及其流域的山川、沟谷。2015年,陈刚在搞新石种开发调研时,在千山山脉附近的河流及其两侧的农田沉积层中,发现了一种颜色棕黄、结构致密、质地温润的玉石。其雕琢抛光后的优质成品堪比寿山田黄,民间传说“一两田黄三两金”“黄金易得、田黄难求”。陈刚说,这种“美石”温润细腻、色黄高贵、纯净娇嫩、雍容华贵、柔而易攻且呈黄色结晶,如田黄石让人爱不释手。

众所周知,中国四大名石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昌化石)和巴林石均出产于我国东部,呈南北排列一线,相距4000多公里,最南端是福建的寿山石,中间的是浙江青田石和昌化石,最北端是内蒙古东部的巴林石,即东经120℃-125℃之间,它们同处于我国东部环太平洋中生代的中酸性火山岩带中,在成因上同属于火山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粘土矿床,称为粘土矿物质玉。陈刚发现的黄石与其有许多共性,他说,美石如田黄石,“无根无璞、无脉可寻”,产于山谷溪水中和两侧田间土坡上,是千山山脉为其提供了温床。

2019年1月12日,由文化部主管的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石珠宝文化传播委员会召开学术会议。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专家教授成立的专家组深入实地考察调研,采集了样品,查看了几百块标本,并用大型检测仪器进行鉴定测试,将该石种正式命名为“中国千山黄冻石”(产出于田间称为田黄冻石;产出于溪水间称为溪黄冻石;产出于山坡中的称为山黄石;产出于水洞中的称为水洞黄晶石)。并认为“中国千山黄冻石”结构致密,质地细腻温润,适于印章、雕刻所用,是我国优质印章雕刻石家族的又一新成员。陈刚及团队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提出了“中国千山黄冻石”具有“细、结、温、润、凝、腻、灵、雅、奇”“九德”特质。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千山黄冻石”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同一般。

作为一个德悦乡里、泽披当代、福润未来的新玉种,不管它是传承黄石文化的辉煌历史,还是改写田黄“除寿山无出于二”的实际现状,他打从心里感激那些对中国石雕文化极其负责的专家们,无论是从发现到培育、从鉴定到命名、还是从研发到创意、从弘扬到传承,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各位专家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鞍山市领导、辽宁科技大学领导也给予了他大力支持。陈刚说,“中国千山黄冻石”的发现与落地研究被誉为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就,这为鞍山打造玉文化,研发新文化旅游产品,助推旅游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作为一个终生投入其中的玉雕工匠,他一定要为鞍山玉雕产业发展推波助澜,续写田黄辉煌!

copyright 鞍山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